黄金城集团

    English | 繁體中文 | 邮箱 |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黄金城集团八院149厂以十足干劲推动开局攻坚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5年02月14日    字体:【】【】【

    迎着春风,中国黄金城集团有限公司八院149厂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坚守在生产最前线,用热情的状态和十足的干劲照亮新一年的前行道路,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航天人的责任与担当。

    转变生产模式 建立“滚动投产”

    穿过149厂电气产品集成中心的风淋间,走进生产现场,电烙铁发出的滋滋声与自动焊接设备的轰鸣声八音迭奏,仿佛一场独特的工业音乐会。操作人员手中的“伙伴”则似飞扬的画笔,在产品上描绘着绚丽的色彩。

    近年来,为了适应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逐年递增的任务需求,149厂电气分厂实施电单机组件由“一人一机”生产模式向“滚动作业”批产模式转变,从而提高关键工序产能。电单机产品主管工艺员王争介绍:“长六改火箭的单机种类多、任务重,我们不仅要做好2025年第一季度生产排班,还要提前策划各个产品的全年预投产计划。”

    年初,为了有效利用好开年宝贵的时间,电气分厂管理团队组织工艺、计调、班组长、生产骨干进行讨论,识别长六改火箭11类单机产品的相同或类似生产工序,梳理出生产过程中可节约、可提高效率的工序与环节,实现电器组件、面板组件、底板组件等半成品的并行组批生产,建立动态库存。同时,团队将主要精力放在同批次单机产品工艺技术文件编制和生产任务保障上,有效压缩单机总生产周期,从而确保2025年第一季度的生产当量满足任务交付的模式。

    为了确保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的全周期管理,实现产品交付后仍可回查、可追溯,检验、操作人员对产品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拍摄留底,将一条条声像记录传输到数字平台,做到了技术要求和产品质量要求的“双落实、双监督”,实现了电单机产品质量可追溯。

    贯通设计流程 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型号任务逐年增加,集中迸发的生产需求给生产效率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从设计和工艺源头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节点、实现按期交付,成为需要跨过的坎,也是解决成本管控的重要举措。

    “在产品总装过程中,电缆网连接着每一个设备和单机。”电缆主管工艺员袁方介绍,“我们需要从设计源头提高各型号的研制和生产能力。”如今,149厂电气分厂聚焦设计制造一体化,贯通了电缆网接点设计、设计文件编制及工艺方案设计等流程,实现了多个型号电缆网自主设计。

    2024年年底,团队完成了6套电缆网的设计工作,已生产交付5套,2025年还要设计生产至少3套电缆网。为了更好地让工艺生产制造强耦合,袁方经常深入一线,与操作人员共同探讨生产工艺细节,从生产需求上将技术要求与工艺技术相结合。随着一份份设计文件的“诞生”,团队需要对设计可行性、完整性及工艺性进行审查,形成最优的设计方案,并通过E3工艺文件编制系统自动生成工艺文件。设计制造一体化的实现,使各个环节如同按下了“加速键”,通过减少信息流转时间,对工艺风险进行提前识别,使得“设计—工艺—制造”的流程周期压缩了近25%。

    如今,电缆网设计制造一体化能力建设总结形成了1份设计规范、40余篇SOP作业指导书,覆盖电缆网设计制造全流程。后续,团队还将不断拓展能力,延伸到更多型号,为2025年科研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推动生产并线 实现10天交付

    2024年我国商业卫星蓬勃发展,149厂复材公司以敏锐嗅觉主动开拓市场,成功竞标多个商业航天卫星型号生产任务。“今年刚过去1个多月,我们就接到了10余颗商业卫星的订单。”149厂复材公司事业一部秦洪远介绍,“我们在零件设计、模具优化、产品投产上下足功夫,让卫星蜂窝板的生产节奏能够跟上型号任务需求。”

    在卫星蜂窝板生产现场,团队采取多个生产单元串行各单元内部多工位并行的生产模式,将蜂窝板产品的生产流程拆分为零件准备、模具组装、胶接装配以及清理加工等单元,整合专业技能人才与生产资源,高效完成了各单元的生产任务,实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资源配置。

    面对商业卫星小批量、短周期、低成本的特点,秦洪远带领团队同客户进行深入交流,建立了“问题—交流—反馈”渠道,推动“设计—工艺—生产”快速响应机制,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模式,以生产需求驱动计划管理。

    与此同时,复材公司根据产品交付需求,采用多线并行的高效生产模式,将典型产品装配生产单元与各领域需求有效整合,统筹各方资源,灵活协调现场生产任务及人员,开展了蜂窝板生产线创新性设计,实现零部件的“零成本”预设计与提前投产,满足了通用化工装的模具快速组装与复用,实现了10天完成整星“生产—检验—交付”全部工作。

    功成需努力,志当存高远。一幅幅画面记录着生产一线的奋斗场景,149厂干部职工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做到“强国有我”,确保各项科研生产任务圆满完成。

    范文超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372291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集团网群

    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
    •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
    •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 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专业公司

    • 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
    • 黄金城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 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 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深圳黄金城集团创新研究院
    •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媒体服务

    友情链接: